即将过去的一年,无论出版和阅读,均很热闹。就出版状况说,热点大大超出以往,既有令人瞠目的《上海宝贝》,又有引人注目的韩寒现象和《死亡日记》,而颇有新意的是网络文学登堂入室,当然最令人激动的是文学名著再度窜红,像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及百部文学名著的畅销。
出版状况用喜忧参半来形容和概括,大约是可以的。出版的两极分化,是不是反映了阅读市场的两极分化,似乎也可下定论了。否则,为什么总会有人对某种出版现象乐此不疲,推波助澜呢?好事推到极致,坏事也推到极致,事物的两极便由此产生。
市场经济,其实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东西。它就是主张以市场为主导,市场需要什么,就产生什么。这条法则,在物质生产领域没错,但在精神生产领域,却值得商榷。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的人群构成,都极其复杂,有先进,有落后,有素质高的,有素质低的,有理想化的,也有非常现实的。因此,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,就有个选择什么“胃口”和怎么满足“胃口”的问题。比如说,你的出版行为和对象,选择的是比较低的阅读层次和需求,这没有错,因为任何一个层次的人群,都会有自己的精神需求,但是你如何满足这一层次的阅读“胃口”,就有了学问。出版界的一位老前辈曾有一句名言:“有钱能使鬼推磨,但我们是人,不是鬼。”说得多有辩证法,从物质层面讲,又要搞清楚人与动物的区别,因此,人不能在创造财富的同时,又被财富所累。也就是说,不要被钱财牵住自己的鼻子,这也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谛。
阅读市场的两极和多元分化,促使我反思一个提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:即“适应市场、适应读者”。光“适应”行吗?不讲条件,不计后果地一味适应某种“胃口”,非把“胃口”搞坏不可。应该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行为中,提倡“创造读者”这样一种概念,也就是说,在讲“适应读者”的同时,再加上一句“创造读者”,就完整了,这是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历史职责,从而也是出版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。如此做了,出版状况就不光是“热闹”了,同时也会变得更加健康起来。